新闻动态
育儿心得——好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日期:2021-02-20 13:10:04 作者:江海幼儿园

大六班 李璟萱妈妈

许多人认为教育、成长是孩子的事,父母一直以来都是以一个居高临下的教育者的身份命令孩子,其实父母真正的年龄是与孩子同岁,没有人天生就是做父母的,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其说是教育,更应该说是陪伴,是相处。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了解孩子的特点,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发现孩子的缺点,积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不足之处。每个孩子的天分的不同的,肢体不那么协调的,不能否认她全部的能力,转而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发展绘画,阅读等方面的兴趣特长,扬长避短是作为父母在教育成长中的价值所在。

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陪伴中多交流多理解,了解孩子的性格。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一些任务,即便是在幼儿园,也不能家长一手包办,让孩子有参与感。比如用树叶贴画,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去捡树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孩子会很有兴致的去做,这是陪伴,是相处,也是一同成长,孩子的眼里看到的永远是大人所意想不到的,在指导孩子完成任务的同时,孩子会告诉你她的小眼睛看到的这个新奇世界。树叶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质感,孩子会开启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瞬间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架构无法覆盖到的生活常识。与孩子一起的成长,是作为父母的成长,亦是自身的成长。

    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看似不经意,却是最为父母所忽视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居高临下的训诫,而是具体的帮助。我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个笑话,说他老婆从辅导孩子作业开始,楼梯的灯就没暗过,无奈的吐槽,是很多父母都遇到过的问题。我也有过对着孩子大呼小叫的经历,后来发现了,一味的吼换来的除了孩子的两行眼泪之外,并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平等的相处模式才是最好的学习氛围,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即是培养了孩子思考的能力,也构建了和谐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习惯也是在陪伴的过程中养成的,身教重于言传。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模仿的过程,对于善恶,对于优劣,本身没有评判的能力,都是外部环境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的生活习惯,是基础。早晚刷牙,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是独立的基础,再者是遵从社会道德。生活常识是贯彻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天在路口等红灯,跟孩子讲着怎么穿马路,一个母亲开着电瓶车带着孩子,在斑马线上停了下来,那个母亲问孩子,2+4等于几?孩子回答出来了,母亲很开心,但是教会孩子2+4的答案重要,还是教会孩子停止线的位置和作用更为重要呢?

    适当的学习任务,让孩子学会坚持,学会克服困难。作为大班的孩子,经过考量,并且征得孩子认可之后,我们开始学习写字和拉琴。写字首先是学习握笔姿势,孩子刚开始手指跟手腕的动作比较生硬,要耐心的指导跟纠正,随后是比较简单的横竖,还是很有兴致去练习的,到后面撇捺点等笔画的时候,明显没有之前写的那么容易了,期间要不停的纠正写字的姿势,拆分一个字的笔画,磨炼了她的耐心,也让她渐渐明白坚持的力量。对于乐器也是同样的道理,刚开始都是基本功,枯燥且耗费体力跟耐力的,耐心与坚持是我自己需要坚持的,更是我想要教给孩子的。

融入社会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学会与大家相处。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活动,可以适当的挑选参加一些,小小的舞台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体验,也是给予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出去走走,发现大大的世界,尝试不同的活动。今年夏天第一次带着孩子去玩水,从刚开始的畏畏缩缩,到后面可以带着浮力水袖自己在水里“狗刨”,孩子乐在其中。在游玩中体验,逐渐培养独立能力,不惧怕陌生的环境。

陪伴、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让孩子融入社会,是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面对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这个过程既是孩子在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