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儿园组织家长观看第七届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
11月21日晚,江海幼儿园再次组织家长们收看了第七届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有限交集无限可能,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本次讲坛由宋庆龄幼儿园老师,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副社长,《学生计算机世界》周报执行社长,中国原创图画书“儿童时代月月看”(文学)、“儿童时代月月学”(科学)、“儿童时代精装本”系列主编吴斌荣老师一起和家长朋友们畅谈育儿经验。
家长们观看了本次讲坛一一上传了感悟心得:
豆豆班陈朔妈妈:感谢老师分享,我觉得今天的讲座很好,尤其是分享的两个提问:1. 什么是好的人生?2. 怎样的算是成功的教育...主讲人的生活、工作状态也挺好的,因为在受认可与继续探索的路途上继续行走。但是今天讲座远没有真正结束、完成,因为对于上面的两个提问,每个家庭和孩子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有一边探索一边体会一边学习,循环往复这样“练习”!
小一班沈媛爸爸:正确树立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孩子得到高学历高薪水更重要。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下做好自己。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更加重要。让其自己选择自己的路,做回自己。父母更应该耐心,更有爱心。和孩子共生共长,不高高在上,不苦苦相逼,不束手无耻。,不对抗,不猫捉老鼠,不人云亦云,不跟风和攀比。孩子多点错误比不出错误更好,关键是让孩子知道为啥这样做事错的,说比体验更有效。
小二班马谦睿爸爸:观看吴斌荣老师讲座“有限交集无限可能,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的感悟。吴老师提出的“边过日子边教育”的说法阐述了家长日常生活中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平时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对孩子的良好示范,对孩子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应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以身作则,并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想法,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小三班许芯琪家长:在讲座中,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汇是“练习”。练习爱,尊重,自由,练习信任,练习倾听,分享.练习做一个好家长,练习做更好的自己。允许,引导,支持孩子成长。而不是高高在上。觉得她才多大!她懂什么!不苦苦相逼,逼她吃这,做那,把自己的“希望和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在对孩子信任上。我和孩子妈妈从来都是后知后觉,好几次孩子在出现不舒服症状后,才明白原来她说“走不动了”。是真的没有力气了。原来他说不想吃,没有胃口时,是真的生病了。但在当时,我们总是一笑而过,总以为她是调皮捣蛋。之后当她对电视,玩具都没有兴趣,自己乖乖躺到床上去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想吃想玩的都说的简单明了。为何我们还是会去怀疑不信任她呢?
小四班杨育玮妈妈:讲座开始的时候,她跟我们分享了,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种种教育问题:挑食、拖拉、不愿分享、不合群等等,其实是我们作为家长在生活中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在孩子身上影射出的种种,就像是生活中的自己。孩子是被派来启发我们的,是我们的镜子,是我们的能量源。我们不断被彼此滋养,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其中还有一段,我印象颇深,吴老师谈到“什么是好的人生,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人生就是走上一条不断觉知、不断自我发现、不断练习、不断地自我实现的道路
小五班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培养孩子,很多人一提到教育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学校,而教育孩子,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并不能起全部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童年有着决定意义。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做父母的我们要深思的问题。什么是好的人生?什么是好的教育?听了吴老师的讲座,不禁有了些新的启发。“边过日子边教育”,让“练习”和“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小六班家长:感悟:1.在有限的陪伴中,不断增进彼此的互动。在每天点滴的共处时间,增进家长和宝贝之间的感情。我们面对的世界可能包括各种各样,但是,我们对于我们的孩子,可能就是“全世界”,也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因此,在我们看来十分有限的陪伴,对孩子成长的意义重大。2.在有限交集中建立更多理解、认同,而不仅仅是训话、服从。当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建立玩伴的关系后,我们的“建议”,会更容易得到孩子认同,也更容易被孩子接纳后形成自发性行为。当然,以上都需要我们家长付出更多陪伴,争取与孩子搭建各种领域的交集,即沟通的桥梁。
中一班陆子隽家长:吴老师在演讲中提到“边过日子边教育”的理念,我觉得非常认同。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一件小小的事情里灌输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做人做事要通透、有勇气、要务实、有耐心。把孩子教育成有一个有教养的人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比如父母懂感恩,那么孩子也会学着父母对他人感恩。 每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尝试着为他人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为他人感受。
中三班孟一诺家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育儿路上,我们要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调整育儿方式,端正心态,戒骄戒躁,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中四班林艺欣妈妈:这次讲座老师提倡我们要勇敢地去践行“边过日子,边教育”。我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的第一课”。在生活中做好教育,把每一次的遭遇,每一个遇到的问题,当作生活的礼物,当作练习的机会。在孩子成长的教育中,我们要常思最长远、最终极的那一端,同时更要做好最基础、最微小的这一端,那就是每一天、每一次生活点滴里的练习,给予孩子爱、尊重和自由,提供优质的陪伴,和孩子和谐共同生长,做更好的自己,也让孩子成为她自己。
中五班家长:其实“如何做家长”这个话题一直是家庭内经常讨论的问题,不断总结学习并提升中,老师提到的关于老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让我们受益颇深,单独的思考了作为父亲,作为母亲以及爷爷奶奶应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让孩子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家庭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健康的教育,培养孩子在有爱,有礼的快乐环境中慢慢长大。
中六班林雨曈家长: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支柱,人类的希望所在。他们既是家庭的孩子,更是社会的孩子。一个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健康、快乐、聪明、上进的孩子,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发展的可靠动力。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作如下努力:爱是人类的无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令孩子感到‘快乐,感到安全,同时也培养、引导着孩子爱别人的天性。一个沐浴着父母真诚的爱的孩子,一个热爱父母,也对别人抱有爱心的孩子,永远不会悲观;不会觉得孤独,不会寂寞、傍徨,他们将会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间的交往,他们能造就和谐快乐的气氛,给家庭带来幸福。
大一班家长:我们在和孩子做内心敞开的交流的时候,他会了解我,我也会了解他。在每天的生活当中,我们和我们孩子会面临很多的困惑和烦恼,这个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把这种问题的出现,看成是生活送给我们的教育的礼物,我们重视它,处理好它,我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
大二班陈昱辰妈妈:一个好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作用,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不讨别人喜欢的人,因此平时家长就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孩子说话做事的方式都是受父母熏陶的,所以说家长做好了榜样,孩子的品质你就不用担心了。同时,要关怀孩子而不是宠爱孩子是因为孩子是自己的每一位家长都会宠着的,但是要有一个度,宠爱孩子有可能会发展成溺爱,而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说,在平时的时候要对孩子多一些关怀,可以使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
大四班周子天妈妈:刚看完讲坛,我觉得对于孩子,不要勉强他去做不喜欢和不愿意的事,找到他的兴趣和爱好,慢慢培养和发觉,这样幼儿才会更易于接受,也更快成长。
大五班王卉歆爸爸:我们家长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就不听他的意见,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觉得是你生得他、你养得他,就有权力控制他的一切;不要随意打骂孩子,心灵比较脆弱的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比较叛逆的可能你越打骂他越会逆反;父母也要做孩子的榜样,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都是跟我们学得,所以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的过分溺爱会使孩子逐渐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很多人都说这是比较棘手难办的事情。作为父母要跳出惧怕的心理状态,要尝试观察孩子形成这类习惯的思维模式的原因,要耐心的对孩子进行教导,循循善诱,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习惯是不正确的,逐渐养成一个好习惯。
大六班汤乐言妈妈: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讲座,我了解了许多。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支柱,人类的希望所在。他们既是家庭的孩子,更是社会的孩子。一个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健康、快乐、聪明、上进的孩子,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发展的可靠动力。所谓父母对孩子的真爱,必须符合以下的原则:首先,不论在任何时间都要始终不渝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情绪、精神。其次,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行为。再次,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爱。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需求及其感情表达方式,同时根据孩子的特点、条件予以恰当的指导、引导。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不可搞一言堂,只是自己发布命令,不让孩子表达他的意见。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作出判断前,先让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理由,然后再与孩子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只有了解、理解、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建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教育孩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七班王立伟妈妈:今天观看了学校组织的儿童教育专家吴斌荣老师的直播讲座,受益匪浅。1、教育的问题,在教育中看到生活中的自已。 2、什么才是好的人生、好的教育,这两个问题,决定了我们对生活和教育的态度。3、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家长首先做好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从语言、行为、心理等全方面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把孩子当成闺蜜,当成兄弟,平等对待。不高高在上,不苦苦相逼,不人云亦云,不跟风攀比。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越来越充满自信。在“边过日子,边教育”的理念下,跟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一个多小时,家长们聆听了吴斌荣老师的敞亮对话,一起探讨了“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汲取力量和养分,一起“边过日子边教育”。让我们和孩子在有限的交集里焕发出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