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幼儿园家长收看“上海家长学校2020年在线课堂第13讲”
经历了长时间的网课学习,同学们开始陆续重返校园,随着考试的临近,考生们争分夺秒、紧张备战,家长们似乎也紧绷着一根弦,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甚至比孩子表现得还要紧张焦虑,家长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孩子加油助力?
6月7日(周日)19:30,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家长学校联合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推出主题为“家有考生,如何助力?”的在线讲座,邀请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姚玉红、崇明区教育学院高级心理教师姜企华,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调节考前心态,坦然面对考试。
江海幼儿园很多家长都家有二娃,小娃上幼儿园,大娃上中小学,为此这一期的主题就像是及时雨给家长带来了安慰剂:
豆豆班,张璟逸妈妈:昨晚在云开课堂线上观看了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第十三讲:家有考生,如何助力?虽然家里的宝宝还小,但是两位老师的讲课还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提前积累在这一方面的经验。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处理考试前孩子的焦虑。首先要认识焦虑这种情绪,认识到焦虑是正常的,不焦虑也是一种焦虑,要读懂孩子焦虑的反应,不管家长还是孩子,听懂内心的焦虑,学会和焦虑共处很重要。
苗苗班程思诚爸爸:通过本次讲座,我们学习了家有考生,家长该如何助力。虽然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也没有什么考试,也就一些兴趣班考级之类的,我们也可以先学起来。考试来了,作为家长总归会有点焦虑。应试教育年代,一个人的考试,全家人的期盼和付出。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看待考试,用正确的态度去引导孩子。面对考试,孩子们的压力是很大的,这时家长鼓励孩子,给孩子打气,增加孩子的信心。作为家长的我们还需要学会多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孩子做朋友,更好的帮助自己的孩子成长。小三班陈亦泽家长:不求孩子一定要有成就,但求他们度过有意义的人生。不要让孩子做我们的傀儡,但愿他有个快乐的童年。不要期望孩子不遭受任何失败,但求他们失败后依然能够奋起前进。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但不要把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小一班王梓宸家长:今天认真聆听了姚老师和将老师在《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第十三讲:家有考生,如何助力?》的直播讲解!第一讲有说道考试前的学生和家长的心态,有些家长和孩子会表现的很显著,有些孩子和家长则表现为内在,如何把握度很关键,其中老师指导和建议了很多解压减压的方式方法,我的受益方法是“情景还想”就是考试前或者出现焦虑情况时,多回想以前发生贵的美好,这样真的会对心情改善和积极心态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第二讲说的是要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明白,考试是为了什么?为了结果,还是为了追求利益。老师讲到其实真正的是想要家长和学生明白考试只是一个方法,或者说一个检验过程,学生在考试中可以丰富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查漏补缺,更好的给自己做好定位!总之今天学到很多,虽然自己宝宝刚上幼儿园,但对自己和以后教育宝宝的方法上有很好的指导,谢谢!
小一班陈雨阳家长:在现在的家庭中,对于孩子的培养是每一个家庭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孩子的各方面的培养,我认为都要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孩子自身,为其定制一套可行的考前方案,去减少孩子的考前压力和焦虑,我们做家长首先要自己先学起来,对于孩子考前所遇到的心里问题及时沟通,通过今天老师给出的方法和技巧,来结合自身给孩子提供帮助,特别是家长在语言方面,一定要注意有些语言会给孩子身心带来伤害,多 做一些积极性的沟通,这样有助于孩子减压,两位老师也给出的很多案例及有效的方法,用这些方法结合自身家庭状况来给孩子考前做一门更好的功课。
小三班李旭宸家长: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能量,所以,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以满足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需求。想要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也要言传身教,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尽量创造一个孩子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
小四班沈政阳妈妈:听了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我感觉自己和孩子沟通方式就需要改变,平时对孩子说话我都是命令式的口气,孩子反而越来越叛逆,父母应该给与孩子尊重平和商量的态度去和孩子交流,我相信这样孩子更利于接纳父母的意见,还有就是老师说的学习是为了什么?我个人认为学习不单是为了考上个好的大学,而是学习能够提升你的知识点,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会有独到的见解,提高人的综合素养,这个我觉得是比单看成绩来得更加重要,老师有一点说的特别的好,我特别的认可,考试对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也是考验孩子的抗挫力,坚持的勇气,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太受庇护了,正需要这样的一层层的考验的机会,因为未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孩子长大了总要走上社会独立独当一面的时候,这个基础打好了对他未来的帮助是极大的,只有具备了这种抗挫折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内心才会更有底气,不惧怕风雨,做家长的就应该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变得更强大,而不是一味地过度保护,这样孩子只会是温室里的花朵一直无法独立。
中一班家长:专家讲到了焦虑,其实不光孩子焦虑,家长也焦虑,确实是这样,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学那的,自家的孩子在看动画片,作为家长确实是心理压力很大,感觉落后人家太多了,不学习怎么行。所以平时逼着孩子去学画画,跳舞,英语,书法,主持人等等各种报名,各种交费,结果不光心里压力大,经济压力也变大了,疲惫不堪。听了专家的说的,自己也逐渐想明白一些事情,小孩子还小,目前还是要养一个自理自立的习惯,能有一个学习的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中二班蒋予馨妈妈:备考期间不要因为急于复习早上过早起和晚上太迟睡,睡眠不足,生活规律打乱精神状态不好,很大的影响孩子思维效果。在紧张的复习期间,也不要忘了保持运动锻炼,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大脑的思考。在饮食上,注意食物的搭配和均衡饮食,不要因为所谓的孩子很累就进行“大补”,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清淡即可。孩子在备考期间,家长需要多做的就是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监督孩子不能用休息时间用于复习,制定好学习计划,平衡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
中五班易永琦家长:孩子教育与沟通 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因材施教 以前没注意的细节 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期望 我们有时候想给孩子减压的方式有可能表达错误起到反作用 多听听这种直播 后期能够科学的有效的教育孩子 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中六班李璟萱爸爸:家有考生的话,我觉得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情绪,不能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而且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父母一定要安排好他的后勤工作,让他做到衣食无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小火炖汤,必出芬芳。家有考生,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焦虑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每天进步一点点,必然会有好的结果。每天三问,让孩子充分的感受到每天的充实。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想法及做法,不强加大人的情感及想法,适当的引导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顺利的,开心的完成学习阶段任务。
中七班黄孔浩妈妈:这次上海家长课堂是由姚玉红教授和姜企华老师共同演讲,主题是“家有考生、如何助力”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似乎还是好几年以后要考虑的问题,毕竟现在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但是听了这次演讲我发现孩子的问题应该从小开始给他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等到问题出来了再去解决问题。听完这次演讲我也学到了非常多关于家里有考生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做!1.考试来临,谁在焦虑?只有学生在焦虑吗?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不单单只有学生会焦虑,老师家长都会焦虑。2.学那么多习,考那么多试,到底为了什么?考试好比一次一次的磨练,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是锻炼我们的品性,使我们将来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3.面对考试,如何准备?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小贴士小方法,有助于考试正常发挥。4.日常对话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挑选孩子们愿意说话的时间。通过这次在线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关于家里有考生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非常感谢上海家长课堂的讲课,对于我们这些不太会科学教育孩子的家长来说每一次的讲课都是宝贵的,值得学习。
大一班陈沈琦爸爸:今天这堂讲座让我更加清晰了解到家长跟孩子的交流也是多元化的。家长的说话方式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平时生活及学习状态。孩子跟家长最为重要的还是交流。交流可以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状态及心理。孩子的心理成长及健康可以通过交流第一时间反馈给家长。同时家长可通过这些信息给孩子一定疏导或鼓励。
大二班沈艺微妈妈: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青出之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因此,要想我们的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更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家校携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学校精心的哺育我们的孩子,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把小孩当成朋友,经常多表扬,多鼓励,不指责,少批评,我代表学生家长祝老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祝同学们进入新学校,能够用自己的新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大四班沈嘉乐爸爸:家有考生,家长紧张心理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长在助考过程中,一定要摆正心态,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考生,你越自然,孩子也越放松,越有利于孩子的复习和考试中正常发挥,为此,整理推出高考家长助考必须做到的几大要点:1,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家长要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用孩子优势去激励考生弥补劣势,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2,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吃饭时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复习时轻手轻脚走进他房间,又送牛奶,又送水果。无原则的约束少一点,多余的关心少一点,自己的压力少一点。3,不要替孩子清理书桌、书包、床头,以免孩子为找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而烦躁,保持平时的自然状态。4,不要在考试期间打听孩子的考试情况,否则易引起孩子情绪波动。某科考试失利,也许这门题目难度较大;某科考得不错,也许试题难度较少家长不要表现得大喜,但应及时鼓励;从孩子脸上看,如考得不理想,家长也要鼓劲,切忌露出不悦与沮丧。5,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重点大学,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重点大学、著名大学就那么几十所,而每年的考生有千万人,竞争非常激烈。更何况,能上哪所大学不但取决于高考成绩,还与报志愿是否科学合理有关系。“规定”孩子上哪所大学实在不是切合实际的做法。6,不要让孩子填报家长的志愿,从中国考生目前的情况看,孩子独立确定志愿的很少很少。
大六班黄俊毅妈妈:每一场的考试都是人生的一次经历, 读懂孩子的内心,一步一个脚印,要脚踏实地。做父母的要正确引导孩子,让放松心情,每场考试,都 不要负面提醒,要正面引导,引导孩子学会转移注意力 ,细心、耐心是必要的。如遇到难题解不出来时,要教孩子把它放一放,先不去想,休息一会再想。家长也不要过分苛求孩子,要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树立自己能达到的目标!
大七班王若曦妈妈:虽然孩子还小,但是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意识培养不可缺少。从思想上动员孩子要有高考挑战意识,从心理上对于高考要重视,要正确面对现实,要有积极向上的姿态面对高考,要有明确的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要用扎实备考的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用刻苦努力为今后的人生拓宽道路,成就自己的未来。鼓励和动员孩子要结合自身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思路和备考策略,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复习备考策略,全面提升高考复习备考效果。例如建立学习笔记,摘抄易错知识点、经典题型、重点识记内容等。鼓励子女对于高考要保持从方法技巧上高度的重视,要从心理上要有规划和自信心,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
焦虑情绪是在压力下出现的,它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要正确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及时疏导缓解,将压力巧妙地转化为动力;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让孩子拥有灿烂的笑脸和来自家庭的温暖,这就是对考生最大的家庭支持和精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