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
日期:2020-06-15 10:11:32 作者:张立


——江海幼儿园家长收看“上海家长学校2020年在线课堂第14

孩子的学习无疑是家长最关心,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该教的我也教了,该补的课也都补了,怎么这学习就是不见好呢?其实,对于失去学习动力和目标的孩子,报再多的补习班也未必会见效。家长最应该去做的,应该是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孩子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呢?

614日(周日)1930,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第十四讲邀请刘晔萍和钮也仿做客“云开学堂”直播平台,为家长们带来主题为“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的在线讲座。

虽说家中娃娃还在上幼儿园,但学习是终身的事情,这个话题引起家长兴趣,特别是家中娃即将入小学的家长尤感兴趣:

豆豆班杨程善家长:看了今天的课堂,让我感受良多。课中刘晔萍老师说道:“让孩子自己学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我真的感觉就应该是这样。现在我们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帮办很多很多,总觉得要给孩子这样那样,总觉得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我们已经剥夺了他们学习的能力,自力更生的能力。刘老师也提到,我们要学会和孩子聊天,最好能成为孩子的聆听者,让孩子能抒发自己的情绪,态度,生活状态等等,不要总是给予孩子命令式的选择。听到这些,我真的是体会颇多,感同身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们要点燃孩子的没在动力,当然每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我们。”真的说的太对了,听到这里就让我想到了平时和孩子交流的状态,总是以自己认为对的姿态,没有给予孩子很多的选择,通过今天的课程,我想我会更好的最好和孩子的交流,因为生命是要完整的,不管是美好的,还是有挫折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正是有了这些,才是完整的人生,而我们父母需要做的是支持和陪伴。让我们父母也自我内在成长吧!

苗苗班王韵甯爸爸:一个健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家长应该更多地去了解自己,完善自己,要时刻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积极地学习和成长。并且要尊重孩子的个人价值,要积极寻找、激发孩子的优势,并给孩子多一些鼓励。我们不能仅仅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会读书的机器,而是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小三班王子润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不给方法给问题,有内在才有动力。当我们推动他的行为,他会有压力,注重人不应该只注重成绩。主要激发他对生命意义的渴望,不要求完美,但要求完整。选择对的交流方式,身教重于言教传,善于聊天要多倾听。生命本身是快乐的,不快乐的根本在于家长的焦虑,家长应认识自己的焦虑并接纳,给孩子做好榜样,完善自己幸福自己,孩子才能很容易吸收正能量。

小四班唐伊辰爸爸:听了讲座,很受启发。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和孩子,挖掘“自己的冰山”和“孩子的冰山”,平静自己的心态,多多了解、理解孩子,多点表扬和鼓励,少点批评和责骂,关注他们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其次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能做得事情自己做,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对于涉及孩子自己的事情,放手让孩子做出自己选择,并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最后坚持每天和孩子互动,一起读书、讲讲当天发生的事情,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解答孩子的疑问,在轻松友爱的氛围中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激发内外动力。

小六班吕依辰家长:孩子不爱学习,总是要家长推着往前走,怎么办?我们都知道,家庭类型多层多样,不能一刀切,没有一把万能钥匙的。我们也不能以能否进重点学校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过,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看到很多报道,说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大考之后撕书烧书等等,这些都是最可悲的。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呢?我觉得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给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2、承认差异,发现孩子的潜力所在: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而逼孩子;3、别把孩子当成装知识的“米袋子”;4、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13岁前紧抓语言最合适;5、精心培养孩子的成就感;6、要为孩子解决具体问题: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7、用孩子喜欢的方法激发好奇心:把学习变成养小球藻、剪蚯蚓、做收银机;8、鼓励自学+讨论;9、家长做榜样:坐在孩子身边看会儿书吧。现在流行一句话: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我发现学生当中凡是发展的比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较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不是灌输式的,压制式的。家长有什么事情会和孩子讨论,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是良师益友。这种家庭氛围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中一班家长:通过两位教授的演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最大的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孩子要健康快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做父母的内心的自我快乐,父母的快乐以及情绪的变化也在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父母要感谢孩子,孩子也应感谢父母!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家长不要放过每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后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让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乐,于是他下次会照样去做的。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二班俞钱家长:通过讲座,我知道了要激发孩子的内外学习动力,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制定固定的亲子活动。固定的亲子活动可有效提升亲子间的感情,增加孩子情绪的稳定性与主动学习的能力,亦能让孩子有机会学习父母的做事态度。建议父母在每周安排固定的亲子活动。父母们在改善孩子的学习力时,记得必须面带笑容,保持好情绪,因为大多数孩子只会找喜欢的人学习,也希望教导者亲和力佳。倘若孩子发现教导者板着脸孔,加上又处于学习力不佳的状态,更容易出现厌倦的情形,因此,父母应该付出更多耐心和鼓励,避免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避免孩子的心情受到影响,导致更不想学习。

中三班何思李妈妈:作为家长,不要只关注于成绩分数,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要注重调节孩子的心理,多和他们多沟通,每天听他们叨叨心里的垃圾。要注重言传身教,对孩子在有意无意中产生一定的效果。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内驱力,让他们从玩中,从各个方面兴趣中,产生对学习的动力。人的一生不只有学习还有很多很多更重要的东西,才会使得一个人的人生完整,但是不强求完美。

中四班余艾恫妈妈:我们家长毕竟在孩子的成长中只是辅助,路需要孩子自己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不完美”。只要我们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问题”也会有所改善的。我们家长越俎代庖过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学习的动力就大大减少。如让他自己尝试,自己探索,那么他的学习动力就会逐步增强。

中五班杨雾淞家长:1认识自己,不要让每一次脾气白发。生气发火的时候,过后平静下来认真思考,分析自己为什么当时那么生气,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情绪是会传递的,做一个幸福的父母,孩子也会感受到你的快乐。没有完美的父母,但不能做不思考的父母。2家庭环境很重要,父母做好分工,让孩子也参与进来,让他感受到他也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有话语权。家里的事情,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事情,多跟孩子沟通,不是做完决定了再通知他。多想想我们小时候想让父母怎么理解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和他们沟通。3,育儿即育己,是孩子带领我们再次成长。我们对孩子发火的时候,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没达到我们的预期,还是因为他挑战了我们的权威(或者叫不听话)。到底有多少是我们把我们未完成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做孩子,孩子本就是会犯错,会捣乱,会胡闹……这才是孩子。4,想让孩子怎么做,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孩子在无形中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最后,这是非常好的课程,有些案例可能是孩子比较大的已经初中的,未雨绸缪,我们先看看别人会遇到的问题,等到我们了,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中六班沈宸萱妈妈: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要一直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会使孩子出现自卑的心里,要多鼓励要赞赏孩子,哪怕是只有一点儿进步,以此来激发孩子的信心;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要孩子跳一跳就能达到的,欲速则不达。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一定要有耐心。对孩子要鼓励,对于孩子取得的进步,无论多少,都要给予肯定,并且赞美他,激发他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七班张梓萱妈妈:非常感谢江海幼儿园为家长组织的讲座。今天的讲座让我受益颇深,学习到了很多总结了以下三点:1.承认差距,不要攀比。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你呢?使孩子形成“我比别人笨”的自卑心理。要多鼓励多赞赏孩子,激发孩子的信心!2.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设在合适的平台。既不要大包大揽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使孩子增强信心。3.精心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让适当的让孩子做点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大一班刘昊天妈妈:此次讲座,让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尤其要步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新的考验,对于家长来说又何尝不是呢。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观更应收到家长的保护和尊重,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成长也不能忽视。家长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才能引领孩子往理想的人生道路方向发展。

大二班陈梓萱爸爸:首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孩子学习上取得进步,家长要肯定他的努力。其次,给孩子指导和帮助:孩子学习上遇到挫折,肯定他的付出,指出他的问题或者引导孩子寻找外部的帮助。再次,接纳孩子的情绪,有的孩子小时候,喜欢拆卸玩具,爸爸妈妈会阻止;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学钢琴而被父母要求学钢琴,喜欢唱歌却不让唱,等等,这都是阻碍。最后,顺应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兴趣的方方面面,让他尽情的发挥而不是阻止他。

大三班瞿语彤妈妈:听了老师关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的讲课,作为家长也认识到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许多的不足,家长和孩子始终应该一同成长。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天性,孩子总是渴望自由与快乐,家长命令式的要求学这个学那个,孩子外发性的学习,所能学到的知识有限,甚至产生抵触厌学。应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权利,学什么由孩子自己决定,并要求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自发性的去学习。作为家长也应该认识到99%的孩子长大以后都只是凡人,那就不要用天才的衡量标准去要求他,人生的出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早已经不是读书学习这一条出路,不应该压抑他的天性,发现他的优点,引导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四班胡浩轩妈妈:昨天看完刘教授的讲座“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心学习动力”我颇有感触,学生当中凡是发展的比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较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不是灌输式的,压制式的。家长有什么事情会和孩子讨论,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是良师益友。这种家庭氛围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我们都知道,家庭类型多层多样,不能一刀切,没有一把万能钥匙的。不过,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看到很多报道,说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高考之后撕书烧书等等,这些都是最可悲的。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呢?我觉得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要点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要点2:承认差异 发现孩子的潜力所在;要点3: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要点4:让孩子体会成就感。我个人觉得,家长在学习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意识的作为。莫言为什么会喜欢写作?他自己回忆说,就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文章当做范文读出来。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还有一点可以做,就是让孩子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大五班刘雨欣爸爸: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们家长“头疼”的大事。现在,孩子越来越大,不敢打,不敢骂,她不听话,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通过观看电视讲座,专家给我们指明了放向。我深深的感受到;沟通是很重要的。结合专家的讲座,给大家分享下我的个人观点:第一,亲子沟通的方式要得当; 第二,亲子沟通是孩子成长的心灵鸡汤;第三,环境很重要;第四,掌握和孩子沟通的语言艺术。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最佳工具,只要合理运用,影响心弦,就可以奏出心灵协奏曲。所以在这方面,我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2善于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3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讲话;4千万不要板着脸和孩子说话;5千万不要严厉的责备孩子

大六班张逸轩爸爸感悟: 1、父母的身教重于言传,给孩子做榜样。2、孩子需要肯定,欣赏,尊重,自由等,学会跟孩子沟通 。3、让孩子自己参与决策,学会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和后果。 4、成绩不代表一切,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5、帮他找到自己的热爱,天赋,认识自己,鼓励冒险,不害怕失败,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理念:你是为了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学习;你是为了增长智慧,为了探索你的独特个性、人生价值,从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和快乐而学习;你是为了更充分运用你的特长和才能去帮助他人而学习。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一旦内动力被激活,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让孩子爱上学习,从激发内在动力开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