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家庭、新父母、智慧爱——和孩子一起成长(小六班)
日期:2018-03-23 08:38:11 作者:

作者:陈淑名(上海煦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小环境,孩子从睁开纯净的眼睛那一刹那开始认识周围的世界。幼儿园、小学校园以及之后的一切课堂环境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三环境。

微信图片_20180105085253.jpg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粹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高科技的发展为家庭环境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在这样丰富的社会环境资源中,家长应该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对家庭、孩子都会有着必要的影响。

在我们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我们一直都非常注重。孩子哭,孩子不肯吃饭,孩子自理能力不行,孩子出门不爱叫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大多数家长头疼的问题,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关于以上这些问题在我们家庭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孩子哭了怎么办?

1婴儿时期的哭

在一个孩子的婴儿时期,孩子从呱呱落地那一刻开始,接受了怎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注定了他以后的生活方式、性格和个性等。一个刚诞生的小婴儿,虽然他不会说话,但是他的感知能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为什么刚出生的小婴儿都知道抱着不哭,一放就哭,好像已经懂了什么似的,其实婴儿感知的是大人的体温和心跳,因为婴儿从母体里出来以后,都缺乏安全感,你抱着他的时候,他感觉就像在妈妈肚子里一样,有体温,有心跳声,有肢体的触抚,他感觉到安全了,他就不会哭,一放下来,体温,心跳声,触抚都离他远了,他等于就像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状态下,他就开始发出本能的求救信号------哭。这时候作为长辈的家人,都会觉得小婴儿多么的无助,就会抱起来,一抱起来,婴儿就不哭了,久而久之,为了不让婴儿哭,长辈们都喜欢把孩子抱在手里,久而久之,也就放不下来了,同样的,小小的婴儿也懂得了,只要哭,就会有人抱。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家里人都一致同一个做法:平时将孩子放在婴儿床上,孩子哭了,看看他是否尿布满了或者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了,排除这些以后,就先不抱,让孩子哭一会,看情况再定。如果孩子哭了一会不哭了,那就没问题了,如果孩子坚持断断续续哭了10分钟左右的话,再抱起来。基本上孩子哭一会,没有人抱之后,他自己也就不哭了,等他不哭以后过一会再去抱他,如果他哭,再把他放下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感知到,哭换不来抱,只有不哭才会有人抱你,一哭就没有人抱你。这不是为了自己带孩子省轻,是为了从小教育孩子哭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管你觉得孩子是不是太小,会不会知道,但其实都会影响到,从小的一个教育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长。

说到婴儿哭,就说到了很多家长们的一个误区,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婴儿一直哭不好,会把喉咙哭坏的,其实婴儿只要持续哭保持在15分钟以内就没什么大碍的,反之,哭会锻炼他的肺活量,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哭不必太大担心,除非孩子天生的声带不是特别好,就要避免让他哭喊。

微信图片_20180105085241.jpg

2幼童时期的哭

有些孩子在婴儿的时候不大哭,很乖巧,但是到了幼童时期,哭闹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像我们家孩子就是,一岁以内不怎么哭的,很乖,吃饱了,尿布换干净了,就很安静的。但是一周岁以后,哭闹就比较多了,一不称心就哭。这个时候孩子接收的是大人和他说话,和他沟通的感知能力。

有时我的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玩具掉了,他就直接哭,如果这时候我们帮他去捡玩具的话,不是帮他在成长,是在害他,我们会把他抱起来,让他的小手自己去抓玩具捡起来,帮助他一起。

有一次,他在沙发上玩玩具,嘴里的奶嘴掉了,奶嘴一掉,他就开始大哭,这个时候我的妈妈想去帮他捡奶嘴,就被我制止了,我上前拿起掉在孩子身边的奶嘴,在他眼前晃了一下,然后把奶嘴放回原位,他的目光就从我手上的奶嘴转移到了沙发上的奶嘴,然后我和他说:“宝贝最棒了,奶嘴掉了,自己捡起来”,然后他开始摸索着捡奶嘴,拿到后塞进自己的嘴巴里,久而久之,他就知道了,东西掉了,他自己可以捡起来,哭闹解决不了问题。

微信图片_20180309155902.jpg

3小童时期的哭

处于2,3周岁的孩子,已经基本有了自己的想法了,一不称心就会哭闹。我家孩子在一次偶然间吃到了巧克力,小孩子都喜欢甜食,后来就一直吵着要吃巧克力,家人不给他就嚎啕大哭,有时候哭了一会,我妈妈看着委屈,就给他了。我们跟妈妈说,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给他巧克力,会给小孩子带来一哭一闹就有的吃有的玩了的概念。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等宝宝哭停了以后,慢慢地和他说吃巧克力的害处,一开始他不会接受,后面还会继续吵着要吃巧克力,我们还是耐心地和他说,并且带动身边的朋友、家人一起给他灌输吃巧克力不好的思想,或者看一些这类的动画片,告诉他小朋友吃甜食,巧克力啊、糖果啊都会蛀牙的,还会导致体内的钙流失,在小朋友经常爱看的《咕哩咕哩》里面有一集就是说吃甜食的害处的。

二、孩子吃饭慢怎么办?

小孩子吃饭不专心,吃饭慢,相信是大多数家庭的问题,有的小朋友需要玩平板电脑才肯吃饭,有的小朋友需要看电视才肯吃饭,有的需要边玩玩具边吃饭,都是不好的习惯。

说到这个问题,是我们家孩子教育中最头疼的问题,我们家宝宝从小吃饭就吃起来不多,吃起来又慢,上幼儿园之前基本都是靠喂的,现在肯自己吃饭了,但有时候长辈看他吃的慢,饭会凉,还会给他喂一下的。

今年夏天,家中兄弟姐妹几家组织一起去湖州农家乐游玩,刚到的第一天正好赶上吃中饭,大家都围着餐桌吃饭,我家宝宝不肯上餐桌,在下面玩玩具,等我们都吃好了,他还是不肯吃,说吃不下。我把他抓到旁边,用脚把他围起来,不让他离开,然后一口一口的看着他吃,然后他边吃边哭,周围的人都在,所有人都在看他,没有人帮他,宝宝的小眼神开始看周围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也没有帮他,都和他说一定要把盛的饭吃完,没有吃完之前不准走开,不准玩玩具,什么事情都不准做。他只能委屈的慢慢地把饭吃完,盛的挺多的,他还真的吃完了。所以不是他吃不下,是他不愿意吃饭。

自从那件事以后,每次他不肯吃饭,我们就规定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坐在原地哪里也不许去,吃完饭才可以做别的事情,一天三餐,每餐都要吃,每个人都要吃饭,小宝宝也不例外。

微信图片_20180309155857.jpg

三、孩子自理能力差怎么办?

我们家的自理能力一直是很差的,从小奶奶照顾的多,饮食起居全包。自从上了幼儿园,睡觉要自己脱穿衣服裤子了,要自己穿鞋子,自己上厕所了,这才慢慢的给他锻炼起自理能力来。

我们每天陪着他一起练习脱穿衣服,叠衣服,我们教育他要慢慢地来,不着急,急了就会乱的。我们帮他把衣服摊平,让他两只手伸到袖子里面,往后面一甩,衣服就到身上了,一开始他弄不来,觉得很困难,就很不配合,后来多练习了几次后觉得这个动作很好玩,练了几天就熟练多了。脱衣服的时候先把衣服往后,然后一只手在前面拎住另一只手的袖子,把袖管抽出来,再抽另一只手。他一开始脱衣服是衣服往后以后,就开始跳,让衣服自行掉落,我们说这样做不可以的,这样脱衣服会把袖子反过来的,到时候你穿衣服的时候就不方便啦。

脱穿裤子就比较难了,先让他站着,把裤子脱到大腿的部分,然后坐下来,再往下脱,再用手把裤脚抽出来。穿裤子的时候让他坐下来,手拎着裤子,一个脚先慢慢伸进去,再伸另一只脚,两只脚完全伸进去了以后,再站起来把裤子拎起来。虽然小孩子一开始联系脱穿裤子,手的动作是很硬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协助他们,鼓励他们做完一套完整的动作,久而久之,他们会很熟练。

我家宝宝一开始上幼儿园,上厕所时还是让我们帮他脱穿裤子的,后来平时起来自己会脱穿裤子了以后,上厕所他会独自跑到卫生间,把门一关,然后自己动手脱裤子,上完以后他按照我们教的一条一条的裤子拎,拎完以后抽马桶,然后他再自己出来,他穿裤子的时候会喊“你们等一下哦,我还没好。”瞬间觉得他长大了不少。

微信图片_20180105085248.jpg

四、孩子出门不叫人怎么办?

孩子们从家里的小小交际圈随着年龄的长大,会接触到外面的人。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玩,遇到一起的亲戚朋友,都会让孩子喊人,有的孩子会叫人,有的孩子不肯叫人,不管怎么哄怎么说都不肯张口叫人,有些家长会觉得非常的没面子,时常在亲戚朋友面前说孩子没有礼貌。

其实孩子根本没有搞懂来龙去脉了,就要被迫做事,这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一个负面的影响。

有一次,我们带着孩子在商场里碰到了我同事,我同事先喊了我儿子名字,“你是陆宸枫,对吧?”,我儿子点点头。这个时候我不会直接对我儿子说“快叫阿姨”,我弯下腰对我儿子说,“这位是妈妈的同事,叫赵海英,就是和妈妈一起上班的叫同事,你可以叫她阿姨,她还是妈妈的好朋友呢。”我儿子就说:“阿姨”。

因为我儿子第一次见到我同事,不知道她是谁,也不认识她,所以第一步我首先要介绍我同事给我儿子认识,告诉我儿子眼前这个和他打招呼的人是谁,和我是什么关系,再告诉他你可以称她为谁谁。不能在孩子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强迫孩子叫人,这样会给他带来一种随便什么陌生人都可以说话的意识,也不能在不肯叫人的孩子面前说孩子没有礼貌,不乖等之类的话。我觉得不肯叫人的孩子只是暂时还有点害羞、内向,等相处久了,熟了,孩子也自然而然的会叫人了。一味的批评孩子。会打击到孩子以后出门的交际。

其实大人也是一样的,大人对于第一次见面的朋友,也需要第三方的介绍,并不能在不认识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就和别人打招呼,所以,我们又怎么能强迫孩子呢。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教育孩子,是我们家长一生的课题,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微信图片_20180309155838.jpg

教师点评:

孩子刚入园时,妈妈说了孩子的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特别提到一点,孩子对声音比较敏感,通过家园的沟通让我们更加细心的去照顾孩子。每次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陆宸枫的爸爸妈妈都会参加,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发现孩子在幼儿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发现不足的地方会在家里多练习。平时家长也很配合班主任的班级工作,在收集娃娃家材料时,妈妈提供的每一个蒸笼都是细心打磨过的,生怕戳伤了孩子们的小手。

班主任:胡晓燕 

陆宸枫小朋友的妈妈是一位很细心的妈妈,她非常重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并能积极与老师沟通,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在了解到孩子在穿脱衣物方面还存在困难时,就立马爽快地表示自己会积极配合老师,让孩子在家里多练习,加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陆宸枫的妈妈还非常注重孩子的礼貌教育,每次送孩子来园时都会和孩子一起说一声“老师早!”,尽管只是这样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出陆宸枫的妈妈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班主任:陆海霞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