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进入高发期,很多孩子都容易感染上流感。今年秋冬季节仍然面临新冠疫情传播的风险,当流感碰上新冠,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呢?
一、什么是流感?
流感并不是普通感冒。二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流感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远大于普通感冒。当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时,许多父母无法分辨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常常无所适从。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主要有哪些差别: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引起感染。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孩子在室内停留时间长,与可能携带病毒的人更近距离的接触,感染机会大。另外,秋冬季节空气也变得干燥,当人们得了流感后,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从鼻子和嘴巴喷出许多微粒。在潮湿的空气中,这些微粒可能很容易和水蒸气一起落到地面上。但在干燥的空气中,这些微粒会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在空中漂浮很长时间,更容易被我们吸入呼吸道从而致病。因此,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季,大人和孩子都要做好防护。
二、什么是新冠?
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简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曾接种过疫苗及感染过的人群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少数人群会出现呼吸困难或脏器衰竭的重症表现。
三、如何预防流感?
虽然流感大多为自限性,但也可发展为重症流感,导致患儿身心痛苦,家长和孩子缺勤、缺课,住院率增加等疾病负担。所以,面对流感,“防”要大于“治”。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
1.疫苗接种: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每年,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会根据预测的流感流行株制定疫苗,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为了保证孩子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最好在流感季节前1~2个月注射。对于6个月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那么家长及孩子的看护人员尽量要接种,这样可以对孩子产生间接保护。
2.药物预防:尽管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好的方法,但在流感暴发时,有些特殊情况,如有流感疫苗禁忌证或接种疫苗2周内并未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高危儿童,在接触流感病人后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紧急临时预防。特别注意的是,家长不要轻易给小于3个月的孩子进行药物预防,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
3.其他措施: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手;保持环境清洁和室内通风;减少人群聚集,外出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腔;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尽早就医。
四、个人应如何预防新冠?
继续加强自我防护
坚持“防疫三件套”: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牢记“防护五还要”: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