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营养也相当重视,但有时对孩子的饮食不加控制,也往往因安排不科学,陷入了营养误区,片面追求营养,而且零食过多,蔬菜少吃等,以至于营养不平衡而引起多种不良现象,从而引起儿童的肥胖。儿童的肥胖多属于儿童单纯性肥胖。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受瞩目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当今国内外许多营养学者认为小儿肥胖症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先驱症。因此单纯性肥胖已极大危害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儿童保健领域最急需重视的问题之一。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生活、生长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把做好肥胖儿的专案管理和防治工作列为我们幼儿园保健室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开展了相关的干预,得到了初浅的认识。
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
据有关资料: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另一方面,72%的胖孩子,父母中有至少一人也有肥胖。而且目前已经找到多种与肥胖有关的遗传基因。
2、进食过多、营养过剩;
肥胖的孩子往往进食大量的高脂肪饮食、甜食,尤其是无限制地吃零食、喝甜饮料,这些都能引起幼儿肥胖。
3、运动过少:
家长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玩,总让孩子呆在家中看电视等,孩子得不到足够的运动,渐渐地体力活动越来越少,静止活动越来越多,如看电视、玩游戏机、玩电脑等,这些都会让孩子减少活动、增长脂肪。胖孩子就更不爱运动,不爱运动的孩子就变得更胖,形成了恶性循环。
4、家长的错误观点:
家长对幼儿肥胖的错误认识也是造成孩子肥胖的主要原因,家长认为孩子能吃就是一件好事,能吃比不吃要好,能吃得孩子身体健康,他们从不认为肥胖对孩子得健康不利,这样就更容易造就出一个肥胖的孩子。
5、不良饮食习惯:
经调查可以看出,一般的肥胖孩子食欲极佳,喜欢吃荤菜,不喜欢吃蔬菜等,进食又快,大脑“饱感中枢”还来不及反应“吃饱了”他已摄入了过量的食物,多余热能转化为脂肪,积聚于体内。孩子的挑食现象家长不加以重视。另外,孩子有意无意地拼命吃零食,养成爱吃零食的习惯,如此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出现肥胖的孩子。
二、采取措施,分类干预
1、全园幼儿体检后,我们会立即对每个检查出有肥胖指标的幼儿进行立案,同时我们加强指导:如饮食习惯不好,我们就强调进餐细嚼慢咽,少盛(饭)多添(蔬菜)等行为修正指导。将每个肥胖幼儿的情况与班内保教人员进行沟通,对老师和保育员进行培训,每个老师合保育员都了解自己班孩子肥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2、饮食控制:
(1)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应保证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供给。所谓饮食控制,应控制那些可以导致肥胖的高脂、高热量和甜食及油炸食品。我们通过家长座谈会把食谱中的食物用红黄绿灯一一标出并发给家长,使家长一目了然,哪些食物胖孩子不该吃,哪些食物需要限制吃、哪些食物可以敞开吃。在家对非饥饿状态下索食的孩子,建议家长采用分散精力和水果(含热量低梨、苹果)、蔬菜(黄瓜、番茄等)填补的方法,逐渐达到正常儿童的进食量。
(2)在园进餐时,肥胖儿的进餐速度都比较快,保健老师与班级老师沟通,让这些肥胖儿与吃饭慢幼儿一起吃,并提醒肥胖儿进餐要细嚼慢咽。在进餐的同时,先给肥胖儿喝一点汤,或吃一点蔬菜,让他们觉得有点饱感。如原来食量较大,主食可采用递减法,一日三餐减去50克.逐步将主食控制在250~300克左右,主粮如麦,米和一些杂粮可选用,但食量必须严格限制,养成吃七八分饱的习惯.对含淀粉过多和极甜的食物如甜薯,马铃薯,藕粉,果酱,蜂蜜,糖果,蜜饯,麦乳精,果汁甜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对一些含脂肪过多的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以及各种动物油,奶油和油炸的食物也应加以节制.副食品可采用瘦肉,鱼,蛋,黄豆制品和含糖分较少的蔬菜,水果等.
3、针对肥胖儿吃的多、运动少的习惯,我园在肥胖儿户外活动中,从时间、强度、方式上加以管理,保证肥胖儿在园时间增加活动量如提重物走楼梯、轮滑、跳绳、小兔跳等,每次活动持续活动10分钟以上,活动量达中等强度。
4、我园会采取家园同步的管理措施,肥胖儿除了在幼儿园控制饮食、加强户外运动外,家长也要做好一周幼儿运动量的记录和双休日幼儿在家中的饮食情况,对肥胖儿在家中运动及饮食情况加以督促。
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愿我们的努力下,家长的正确健康意识能不断加强,重视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重点,使每个孩子在学前阶段成长的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