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洗手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提倡,在该年的10月13日订立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透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在此之前世卫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用适当的洗手方法,来养成洗手的习惯,是可以减少儿童患上肚泻等病症达53%。以世卫估计每年有1800万儿童死亡而当中90%是五岁以下的幼童,若然以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至少可以拯救达一半数目的儿童。节日主旨是推动全球性的普遍教育,推动洗手对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医护人员,因为他们是经常接触能威胁人类性命的疾病来源的一群。
什么时候要洗手?
1、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
2、触摸过公共物品,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3、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4、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5、大小便后
6、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
7、探访医院及饲养场前后
8、宝贝外出回家后及接触动物或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