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
浅谈幼儿防性侵教育
日期:2018-06-04 08:13:11 作者:

       目前社会上幼儿被性侵行为的报导层出不穷,作为家长或者教师,我们应该该深深反省,对于幼儿防性侵这方面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方法亟待提高。 
  一、预防性侵犯,从性教育开始 
  在观念传统的中国,“性”在孩子面前似乎成了一种禁忌。可越是闭口不提,就越容易给孩子造成困扰,也可能让孩子在必要的时候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要预防性侵犯,首先要从对孩子的性教育开始。 
  二、正面解答孩子的疑问 
  “我是从哪里来的?”相信这是孩子小的时候都会问及的问题。想想自己小时候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回答?在众多的答案里,“捡来的”最为常见。可这并不是回应孩子最好的答案。如果爸妈觉得正面的回答有些难以启齿,可以用动植物做比拟来告诉孩子。例如可以告诉孩子,他曾经是爸爸在妈妈肚子里种下的一棵小种子,后来在妈妈肚子里慢慢发芽长成了小人儿,最后就被妈妈生出来了。 
  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多少会问到一些有关于“性”的问题,爸爸妈妈要循序渐进地巧妙回答孩子的疑问,让他从小就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对不良行为有判断能力。 
  三、让孩子有性别意识 
  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步帮孩子树立性别意识,对男孩要鼓励他勇敢坚强,对女孩要培养她温柔干净。与此同时,可以让孩子多和同龄的异性小朋友接触,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明白男女之间的道德规则,例如男孩儿应该保护女孩、尊重女孩儿,而女孩儿也应当学会自尊自爱。 
  首先可以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帮孩子正确地认识“性”。例如告诉孩子上厕所一定要在洗手间,因为这是一件私密的事情,不可以给别人看的;再比如,大小便后要洗手、不可以把小棍之类的东西塞到尿尿的地方等等。 
  四、预防性侵犯,增强防骗意识 
  这个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告诉孩子几件小事 
  1、别跟着陌生人走 
  2、对生人的礼物说不 
  3、陌生人敲门时,说不 
  4、坏人要你保守秘密,说不 

      五、走出盲区 
  我国在性教育方面还有不少盲区,其中最大的两个性教育的盲区就是: 
  (一)不知从何说起 
  很多家长对此表示迷惑,不知道如何让孩子理解“隐私部位”。 这里分享一些简单的方法,例如告诉小朋友,游泳时泳衣遮盖住的部位,就是不能让人随便摸随便看的地方;遇到不好的感受要说出来,即使是亲人,也可以说不。 
  具体的做法是:让孩子在一张纸上画出男孩和女孩,然后让孩子用红笔标记出男孩和女孩身体的隐私部位。 
  在对孩子提示时的用语不可以直接说隐私部位,因为孩子不懂这个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将隐私部位说成“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不可以随便让别人摸的部位”。 
  所以,在让幼儿用红色笔涂出隐私部位的时候,指导用语要说“用红色的笔标记出身体上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不可以随便让人摸的部位”,这样孩子就能够听懂,也能够按照你的指示进行操作。 
  在让孩子做标记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建立保护身体隐私的概念了。 
  我们还要告诉孩子: 
  第一,无论任何人,包括爸爸和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朋友、亲戚、老师都不可以随便看或摸你的隐私部位; 
  第二,如果有人想摸你的隐私部位,要想办法离开他,然后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你也不可以随便看或摸别人身体的隐私部位。 
  家长平时应当提高警惕,不让孩子处于“脱管状态”幼儿外出玩耍时,要尽量陪同或将幼儿置于视线范围内。 
  (二)重女轻男 
  人们一般不认为男的会成为性侵害的受害者,所以男童通常更不愿意讲出被侵害的经过。即使讲了,周围的人可能不会相信,也可能会要他勇敢面对,像个男子汉。这些都使男童的创伤难以愈合。由于社会、文化及其他原因,中国人对儿童尤其是男童被性侵害的总体认识还有待提高。相比之下,人们对性侵害女童的认识全面得多,存在着严重的“重女轻男”现象。 
  “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小小秘密藏心里,谁也不会告诉你。坏人要是欺负你,告诉妈妈要牢记。”让我们好好保护我们的孩子,重视幼儿性教育,为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