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年龄小,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多媒
体信息技术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能有效地吸引他们的
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某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形象生动
的画面、声音和图象来实现,这样就更易于幼儿掌握知识,同时也符合低幼年龄
的认知特点。多媒体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了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就是凭着它的这些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性教学内容是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交替出现,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多样化。正因为幼儿兴趣容易转移这一特点,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使他们的感官处于兴奋状态,以至于幼儿不会产生疲劳感,可以集中注意力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知求识欲望,推动他们自觉的学习。音乐欣赏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比较抽象,使幼儿难以理解,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可以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
在音乐欣赏《春细雨》时辅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幼儿感受着美丽的春的气息:细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春天的大门被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盛开了,小草偷偷的从泥土中钻出来,树叶变绿了。在这种诗情意的教学氛围中,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来感受音乐、解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浓烈的形象、生动性,使幼儿能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甚至连平时表现内向的幼儿也变得活跃起来,这种效果往往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思维、创造。把语言
篇章表现出的意义化为自己具体形象的感受,化为语言能力。心理学家说过:“多
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我们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指导幼儿学故事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相配。如在听《三只蝴蝶》这个故事时,我们先放录音,让幼儿听故事。幼儿被故事中绘声绘色的描述所吸引,听的非常认真,随后让他们谈通过故事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的思考和回答,有的幼儿还进行故事情节表演,表演的生动有趣、逼真、形象、收获甚多。然后可以通过运用动画课件,让幼儿亲眼目睹了蝴蝶是怎样找花、如何相亲相爱的来加深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最后让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听觉、视觉、感官的并用,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能力。”在传统语言教育中通常通过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幼儿的需要了。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极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最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语言交往,使幼儿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正体现了“乐中学、动中学、玩中学”这一观点。这样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美的魅力,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