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运用线索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感知“猜”的游戏中的重要性。
2、尝试寻找事物的明显特征,并设计画面线索,在猜猜、玩玩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猜》、线索盒4个、surface
活动过程:
一、猜猜她是谁
价值分析:引导幼儿回顾已有经验,同时进行思维的热身训练。
导入:今天有很多客人老师,你们认识吗?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其中一位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坐在第一排。你们来猜猜她是谁?
追问:玩“猜”的游戏需要什么?小结:玩“猜”的游戏,线索很重要。
二、猜猜是哪辆车
价值分析:运用线索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感知“猜”的游戏中的重要性。
过渡:接下来我们继续玩“猜”的游戏,猜什么呢?要猜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一辆玩具车。这一次,我把线索藏在盒子里。
1、交代玩法:12个小朋友,分成4组,3人一组,仔细看看哪些线索,一起商量,把猜到车放在五角星边上的方框里,任务就完成了。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分享交流:我们来看看,大家猜得都一样吗?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么猜的。
5、小结提升:玩“猜”的游戏,每一条线索都很关键,有的线索一眼就能看明白,有的线索需要想一想,它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
三、猜猜是什么动物
价值分析:尝试寻找事物的明显特征,并设计画面线索,在猜猜、玩玩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1、提出任务:这次,什么线索都不告诉你们,还要请你们画线索给别人猜。要猜的东西藏在这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里的动物都不一样。
2、交代玩法:3人一组,仔细看看要给别人猜的动物,把线索画在电脑上。每个格子里画一条线索,3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要画几条线索。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幼儿画完线索,大家一起来猜
小结:仔细观察,把事物明显的特征画出来变成线索,游戏才好玩。
活动反思:
我个人感觉,现场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还是比较融洽比较默契的。在师幼互动方面,老师在梳理、归纳每个孩子提供的信息,(例如熊猫),从而总结出这样事物的关键特征,为孩子将来学习描述物体特征给予了准确的方法;在幼幼互动方面,是让说的孩子说说自己给了什么信息,让猜的孩子说说自己觉得哪条信息最有用,既发展了孩子描述物体特征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对于猜的孩子来说也学会筛选、分析各种信息,综合有效信息,最终猜出事物,培养了孩子们倾听能力、分析能力。应该说在活动中,我关注到了每个幼儿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小组对抗赛到抢猜抢答,既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同时也是训练孩子思维的活跃性。它是我突破教学目标的关键点。同伴间也在游戏中配合默契。整个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