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活动
新家庭、新父母、智慧爱——“适时隔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中二班)
日期:2018-06-21 09:48:39 作者:

作者:吴慧哲(惠敏学校)

儿童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曾得出,对孩子进行惩罚,短期内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下来,却无法实现教育的意图。无论是严厉的惩罚,还是长期不间断的惩罚,都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巨大的影响。

(图一).jpg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什么因素促使儿童做这一件或那一件事,把你们放在儿童的位置上,你们就会相信儿童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正错误的。”如果孩子的错误错误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妨碍了他人正常生活,此时家长就要从中认真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如此做?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下面我就举一个我在生活教育中的例子和大家共勉。

(图二).jpg

儿子从小到大和我分开的时间很少,所以特别依赖我。他刚刚满一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对他进行惩罚教育。有一天我在陪儿子玩的时候,无意间他伸手打了我一巴掌。一开始,我不当回事,还假装很疼的倒在沙发上。可能我的反应给了他“这是一个游戏的”错觉,他竟哈哈大笑起来,还变本加厉地试图在我脸上多扇几下,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大声告诉他:不可以,然后顺势把他放在婴儿床上,并离开了一会儿,以此来表示对他的惩罚。虽然这个时候的儿子还不懂得惩罚是什么,但他已经知道了如果随便扇妈妈巴掌,就要承受和妈妈分开的痛苦,几次之后,他再也没有随意动手打过我。当然,我对儿子的惩罚总是善意的,当我惩罚完以后,都会拥抱他,跟他说:知道错了就好,妈妈爱你,来抱一抱吧!要让孩子体会到你深深的爱意,才不会对他的自尊造成伤害。

(图一).jpg

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的纪录片《super nanny》(超级保姆),里面的几位保姆都有这过人之处,能帮助一个个家庭解决他们的孩子教育问题,其中以一集放到了一个惩罚孩子的方法叫做“计时隔离”,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四).jpg

“计时隔离”顾名思义,就是暂时让孩子与家长或其他孩子分开,让孩子有一种被隔离、被冷落的感觉。孩子已经习惯于了与家人或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一旦被隔离,就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当然,在对孩子进行隔离时,要确保旁边有人看护或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以免发生意外。另外,在隔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妥的行为,要马上给予制止,并结束隔离。

(图五).jpg

   作为家长的我们,要真正了解孩子的意愿,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成长氛围,让他们带着一颗被理解、被尊重的心,踏上自己的人生旅途。

 

   教师点评:

张崇燊的妈妈也是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她非常懂得如何科学育儿,平时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所以无论是唱、跳、画,孩子各方面都发展的很好1

班主任:吴丹萍

张崇燊的妈妈是一个在儿子教育方法上懂得反思的家长,能做一个倾听者、引导者,与儿子交朋友,通过自己的行动助推儿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平时以身作则,把孩子当大人看,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帮助孩子积增长知识,与孩子共成长!

班主任:俞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