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活动
新父母、新家庭、智慧爱——我的教育小故事(小四班)
日期:2018-06-12 03:03:45 作者:

作者: 张培(上海骐润茂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起养育她的点点滴滴,有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与幸福。孩子的养育是一门学问,我们一直在学习摸索。之前看过一篇报导,讲的是现在社会上,大家普遍关注学校教育,家长思考更多的也是学校教育,却忘了家长自己才是教育真正的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很多父母愿意为孩子出钱,让孩子进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但却忘记了,最需要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那是我们也是第一次听到“新家庭 新父母 智慧爱 ”这个新名词。

微信图片_201806121529592.jpg

虽然网络上充斥着众多的育儿经验,在怀孕之初也看过不少育儿方面的书籍,那些堪称完美的育儿理念,或者国外一些先进的育儿知识,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总是步履艰难,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不尽相同,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喜欢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喜欢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在照搬经典的过程中总感觉孩子不按套路出牌。因此,随着孩子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以及我们这种新家庭,新父母的特殊情况,结合自己孩子的性格,下面来谈谈我们这个小家庭对孩子的育儿小窍门:

一、陪伴成长,学会放手

其实早在半年多年,对于孩子要上幼儿园这件事我是有点恐慌的,相对那些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我家的孩子在年龄上只能说是刚好踏上幼儿园的末班车,再加上之前有过一段不肯去上早教的经验,或者是到了早教的地方粘着我不放,什么都要妈妈来,让我对于九月一号的到来有些许的担忧。上学不仅对于孩子,对于我而已也是一种挑战。

这个时候她的爸爸突然跟我说“如果说有些事情总要面对,那为什么不试试看去提前适应呢?”也许在他的鼓舞下,我们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提前适应幼儿园生活,第一步,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幼儿园,抽着一天有空我们对女儿说“西西,今天我们去你的幼儿园看看吧!”她懵懵懂懂的说“好吧!”我们出了家门,牵着她的手爸爸给她介绍怎么走,先到了她经常玩的公园,然后一个转弯就到了,然后我就假装很兴奋的对她说“西西,这是就是你的幼儿园哦~~”她说“原来是这里啊,奶奶带我来过得,奶奶带我来的时候还有小朋友在里面玩呢”“对啊,那你想在里面玩吗?”“想啊!”爸爸把她抱过头顶,透过幼儿园的围栏,我们给她介绍幼儿园有独木桥,滑滑梯,勇敢者道路,这次小小的体验让她对幼儿园产生了不错的好感,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慢慢的开始放手让她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裤子弄湿了,吃饭饭粒吃的满地都是,鞋子左右脚老是穿反,这些都在慢慢的消失,突然发现有的时候当奶奶要去帮忙的时候,她会跟奶奶说“我不要你帮忙,我是大姐姐了,我要上幼儿园了”。后期爸爸还给她买了很多幼儿园的绘本书籍,在家告诉她幼儿园的生活,还有妈妈是不可以陪小朋友去上幼儿园的等等学校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开学季终于到了,效果和我想象的一样,

没有哭,没有闹。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孩子长不大,而是我们剥夺了她慢慢长大的权利,在她身边慢慢陪伴他成长,用自己的小办法帮助她克服恐惧,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微信图片_201806121529593.jpg

二、巧用智慧小游戏

我们一直觉得孩子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有天我突然发现,玩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通过虚拟小游戏,或者假扮小游戏的方式改变她生活中的小情绪,也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童趣。

让我来举几个小例子,通常我们对于小朋友的生活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都是不断重复和监督,不知道告诉过她多少次,回家以后一定要记得洗手,可是结果每次还是需要不断的提醒,有一次我灵机一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跟她传达,于是跟我女儿说“我现在是大细菌,我在你的手里面,待会等你吃东西的时候我就要进到你的肚子里面去了,然后让你肚子痛,哈哈哈~~~”当女儿听到我说以后马上说“在哪里,我看不到你?”我说:“我很小很小,而且我躲起来,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女儿把手翻来翻去找个不停,想了想又说:“我有办法了,我要去洗手,涂很多洗手液把你给洗掉”我又假装成很失落的样子“你千万不要把我冲走啊!”女儿得意的说“不要,我要把你们统统都给冲走”通过这次以后,只要每次一回家女儿就会自觉的去洗手,我再也不用监督和提醒了。这样的教育小技巧在爸爸用来就更加得心应手,当女儿洗完澡不愿意从洗澡桶里面出来的时候,爸爸就会假装成火箭发射,然后对着女儿说“现在有一枚超大火箭,要准备发射了”然后抱起女儿的身子,倒数“五、四、三、二、一”女儿一边很配合的起身,一边和爸爸一起倒数。

从前在家的各种吼叫式教育慢慢已经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女儿也变得更加喜欢爸爸妈妈,喜欢爸爸妈妈在游戏中教育她。

微信图片_201806121529594.jpg

三、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我们应该要摆正心态,不能因为是自己是爸爸或者妈妈就让孩子什么都听你的,要民主,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朋友一样,在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先听听事情的经过,给他讲道理,让他自己认识对错,并勇敢的面对,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让女儿自己做一点小事情,比如去公园的时候如果她想玩游乐设施,我会让她自己去买票,并且同时教她买票时候的礼貌用语,“阿姨,我要1张票”“谢谢阿姨”,与此同时还能教她认识钱的币值,她也很喜欢这样的独立感觉。记得有次奶奶摘菜的时候,看奶奶蹲在那里,她突然帮奶奶端了一把小椅子,还过去帮奶奶敲敲背,说“奶奶,我给你敲敲背,你辛苦了”,奶奶当时有点小惊讶,这些话是出自一个3岁小朋友的口吗,然而这些并不是她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平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她,比如爸爸会让她做一些在餐前摆好碗筷,吃好饭后收拾餐具等小事,做完以后我都会夸夸她,或者说声谢谢,你真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下次做事的时候她会更加积极,抢着要帮忙。可能在很多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微信图片_201806121529591.jpg

四、爸爸的个性化教育方式

新家庭是否和谐,不仅是妈妈一个人的力量,爸爸其实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女儿的爸爸,有些教育是妈妈无法替代的。爸爸喜欢唱80后的儿歌给女儿听,比如《葫芦娃》《黑猫警长》,听得多了父女两人还会一起合唱,别提多欢乐。记得有次,女儿在看动画片,突然看到了斯里兰卡这个国家,她就问我“妈妈,斯里兰卡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个国家“,她接着问”国家是什么意思?“我说:”中国就是一个国家。“她又问”中国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个时候爸爸出现了,告诉女儿爸爸明天去买张地图就知道了。

第二天,爸爸真的专门买了一张地图,然后我指着斯里兰卡的文字告诉女儿那就是斯里兰卡,然后他指着地图上的颜色问是什么是什么,爸爸就一 一作答。告诉她我们的祖国是中国,中国是地球上领土第三大国家,第一大是俄罗斯,第二大是加拿大,第三大就是中国了,“哇~是第三名吗?”女儿开心的附和着爸爸。其实我不知道她听懂了多少,也不见得她对地图有什么了解,但是她的头脑了起码有了一些关于地图、关于世界的印象,她还把小贴纸贴在地图上说,她要钻进去,她要去北京,因为爸爸教过她一首歌《北京的金山上》。也许这就是爸爸和妈妈教育上的不同,解答问题方式的不同,爸爸直接的教育方式好像更受小朋友的认可。

微信图片_20180612152959.jpg

总之,作为父母来说,教育孩子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资和工程,多责一分,多溺一分都怕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多时候会谨小慎微,而很多时候又觉得惘然无助,不知该如何处理。看到孩子聪明活泼,有趣可爱的举动,常感到作为父母的骄傲和欣慰,而看到孩子固执不听话,做错事不肯认错,会觉得烦躁和气恼。我们也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和,我相信,只要不过分宠爱,不过分期望,不求全责备,让女儿在快乐幸福中健康成长,她一定会成长为让我们骄傲的人。

教师点评:

这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三口之家,“家和万事兴”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也是扬帆远航的加油站。在这个小家庭里,我看到的是他们为人父母之后,积极带领小朋友去参加公益活动,不管是爱心义卖,或是孤儿院送温暖,都身体力行,从小培养女儿有一颗善良助人为乐的心。他们夫妻之间有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有教育孩子、快乐成长的温馨气氛;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热爱生活、珍惜所有的心。相信张吴悠家庭通过不断的成长和努力,使这个温馨的三口之家更加积极进取,不断完善,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再上台阶,共获美满幸福生活。


班主任:王丹英、吴旭青

分享到:
相关信息